3%以下低息消费贷被叫停,有中介称仍可办理消费凭证,银行员工:可能影响征信
近日,随着多家股份制、国有银行总行向分行发布通知,4月起,信用消费贷产品年化利率上调至不低于3%;同时,银行加强资金流向监控,严查违规挪用贷款行为。此前一度兴起的“消费贷置换房贷”违规操作,也因利差减少而显著“降温”。
2025年3月,多家银行的消费贷利率,一度跌至2.4%-2.58%的历史低点,远低于平均3.3%的房贷利率。社媒平台上,“消费贷置换房贷”的省钱攻略、经验贴屡见不鲜,有网友分享称,其通过当地城商行借出消费贷、用于还房贷后,每月节省的利息达到近千元。
如今,消费贷利息回归到3字头。有贷款客户告诉九派记者,消费贷和房贷的利差有所减少,而且置换的操作流程麻烦,没必要再用消费贷置换房贷。
一位前银行交易员告诉九派财经记者,房贷金额往往高达数百万元,期限达近30年,而消费贷最长只有7年,还款压力集中;消费贷到期后能否成功续贷、未来利率是否会上涨,都是需要考虑的风险。此外,银行有资金流向监测模型,发现违规后就会被抽贷,为了省小钱,最终可能导致资金流断裂、影响征信。
【1】消费贷置换房贷,不一定更划算
一位房贷客户林骁告诉九派财经记者,今年以来,他在某银行APP中不断收到利率越来越低的“消费贷优惠券”,同时了解到招商银行的闪电贷、北京银行的京e贷等消费贷,利率已从2.8%降低至2.58%后,他动起了用其“置换”3.8%利率房贷的念头。

(图源:招商银行APP)
于是,他查询了消费贷的申请要求,了解到需要满足以下条件:社保缴纳6个月或1年以上;工资流水记录;以及近两年不能有连续30天以上的逾期,半年内网贷等贷款申请不超过6次、持有不超过3笔等,所有贷款、信用卡欠款不能超过月收入的70%等。其次消费贷明文规定,只能用于装修、买车、教育、旅游等消费,不能用于买房、炒股。
不过,林骁告诉九派财经记者,银行客户经理向其介绍称,申请消费贷时并不需要消费凭证,只有在放款以后,有小概率会被抽查消费凭证。于是,林骁申请到了30万元2.58%的消费贷,提前偿还了房贷,此后每个月,月供减少了700元。
但这会带来每月还款大幅增长的风险。另一位业主告诉九派财经记者,她的房贷金额达百万元,计算后发现,30年的房贷置换成7年消费贷后,每月还款数的由4千元,要激增为1.2万元,“风险实在过高。”
而且,这类置换操作仍然存在被“抽贷”的风险。一用户发帖称,因银行发现资金违规流入房贷账户,他被要求三日内全额还款,被迫低价抛售基金填补资金缺口。
此外,消费贷低息宣传的背后,也不一定更为“划算”。有用户称被2.4%利率吸引贷出20万元消费贷后,发现实际年化成本超4%,“手续费叠加等本等息还款方式,实际支出比房贷更高。而且,房贷是可以抵扣个税的,消费贷则无法抵扣。现在消费贷利息调高了,就更没必要置换了。”
【2】贷款中介:可办假消费凭证“包通过”,律师称情节严重或构成犯罪
3月31日,有网友发帖称,他此前办理的消费贷被要求“补材料”,如逾期未上传,将要求提前归还本金及利息,甚至罚息。
林骁告诉九派财经记者,他也收到过银行要求上传消费凭证的短信,不过,“银行客户经理直接给我介绍了能办理消费凭证的‘渠道’,最后成功通过了审核。”
记者发现,在各社交平台上,均有贷款中介声称可办理消费凭证。其中一位贷款中介将记者引流至微信并介绍称:“现在上层叫停了利率3%以下的消费贷,消费凭证也查得更严了。但我们目前还是除了浦发银行,都百分百包通过,不过退全款。为了借消费贷还房贷、网贷,都可以找我们办凭证。”
此类伪造消费凭证的费用,一般在千元左右。上述中介向九派财经记者介绍称:“外面开发票一般都是按1%收费,我这边只收贷款金额的0.5%,比如30万贷款,1500元就能操作。凭证一般只需要提供一次,后面就不会再查了。”
该中介称,他是个人行为,并没有公司资质,用户通过淘宝即可下单。该中介向九派财经记者发来一个淘宝商品链接,页面显示该销售凭证已售出200余件,所属店铺名为“五年专业贷凭证”,该店铺声明显示,并未办理市场主体登记。

(图源:淘宝“五年专业贷凭证”店铺)
对于此类“虚开发票”违法违规行为,北京市京师(上海)律师事务所胡晨阳律师表示,根据《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违反该法第二十二条虚开发票有关规定的,由税务机关没收违法所得;虚开金额超过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研究员王蓬博表示,此前消费贷利率过低,容易被套利者利用,也会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目前银行出手调整消费贷利率,既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息差压力,也有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和借贷的意图,避免资金违规流入投机领域。
九派财经记者 夏雯琪
编辑 万珮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