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个学校的4类“体育老师”

时间: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半亩方塘工作室】

“嗖”的一声,少年们“弓”起身子,如离弦的箭一般冲出起跑线。这是武汉光谷汤逊湖学校的轮滑校队活动现场,指导老师肖迪等正带队训练。转体,绕桩,身轻如燕。5月,他们将参加市里的轮滑U系列联赛。

肖迪是当地一家体育培训机构的教练员,也是学校轮滑队教练。每周,他和同事都会到校给孩子们培训,每天1次课,每次40分钟。

此前,光谷汤逊湖学校特色学科训练并不多。为提供多样化体育锻炼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素养,学校逐渐开设各类项目,包括轮滑、击剑、羽毛球等。体育活动蓬勃发展,体育教师工作量随之增加。

“从人数上看,教师配置达到了标准,但从现实需求看,师资力量还不太够。”学校党委书记江卫华说。

如何进一步优化教师补充机制?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若干举措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相应举措。

一方面,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与相关机构等社会力量合作,向学校提供高水平体育课后服务和教练服务。

近年来,光谷汤逊湖学校引入校外专业机构资源,协助校内教师开展校队训练。肖迪所在的体育培训机构与学校合作,伴随孩子们一路成长。

“师资共享、人才共育,我们本着这样的理念去教学。”肖阳说,既能协助学校解决师资痛点,也能按照学校标准和要求培养人才。学校在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轮滑、啦啦操等赛事中屡创佳绩。

据介绍,学校体育老师一周15节课,课后还要带校队训练。有些项目学生需求多、覆盖年级广,需借助校外力量。“一定程度上给我们减轻了压力。”五年级体育老师夏树洁说。

根据通知,各地还可拿出一定数量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岗位,面向取得教师资格的优秀退役运动员、优秀退役军人公开招聘。

目前,汤逊湖学校小学与初中师班达到1∶4。除了体育教师、专业机构教练,退役运动员等也成为校园里的另一类“体育老师”。

比如,学校新增专项教练18名,开展多个教师社团,例如篮球、瑜伽等专业项目。

2024年秋季学期,石雅妮入职该校。作为国家女子体操退役运动员,石雅妮将过往训练经历与低年级学生的体质结合。慢慢地,孩子们喜欢上了她的体育课。

随着她的加入,学校计划筹备体操校队。“如果遇到专项能力很强的老师,未来学校还可能会迎来相关专项的校队。”副校长覃业娥说。

在覃业娥看来,学校还可能迎来第4类“老师”——具象人工智能。目前,学校建成“智慧体育教研中心”,通过数据库分析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体质健康等信息。“在未来,人工智能将成为体育老师的助教,提高体育课质量和实效。”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半亩方塘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