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长株潭一体化最新部署:2035年长株潭同城化发展格局全面形成

时间:



4月17日,湖南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其中一项重要议题就是审议长株潭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


湘伴君从会上了解到,规划指出,着力将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成为湖南省实施“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主阵地、全国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全国重要增长极。


2024年10月18日,长株潭城际铁路长沙站,旅客在使用长沙地铁APP扫码进站。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童臻熙 刘诗琪 摄


长株潭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为省级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突出注重“规划协同”、注重“区域协同”、注重“空间协同”、注重“管控协同”等四个主要特点。


规划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的“一体化”布局。具体是:


一体化布局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在畅通外循环方面,推动“铁空”枢纽互联互通,推动三市间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在完善内循环方面,打通融城区域断头路、瓶颈路,加快拥堵节点提质改造。


2月25日,黄桥大道城市化改造项目(长兴路-梅溪湖西延线)段正式竣工并开放交通。作为长株潭一体化发展重要的结构性骨干道路,黄桥大道的提质改造将有效提升区域交通效率。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田超 摄


一体化布局普惠共享的公共服务设施。引导优质教育、医疗康养、文化、体育等向融城区域集聚。协调布局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衔接三市给排水、电力、燃气等管网。


一体化布局集约高效的产业空间。中心城区主要集聚研发、金融、文化创意等高层次生产性服务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一般性装备制造基地、专业市场往外围布局。联动高新区、经开区、临空经济示范区等打造湘江东岸先进制造业走廊,联动岳麓山大学科技城、湘江科学城等打造湘江西岸科创走廊。


4月3日,长沙湘江西畔,湘江科学城科学交流中心主体结构成功封顶。蹇瑞泽 摄 (湖南图片库)


一体化打造富有湖湘文韵的湘江画廊。塑造橘子洲—岳麓山、解放垸—科学城和奥体、昭山—九华、石峰山—体育中心等重要节点特色风貌,打造富有湖湘文韵的湘江画廊。


一体化打造示范带动的融城区域。突出绿心中央公园、湘江科学城、奥体中心和花博园等重大项目示范带动,逐步将三市边缘区打造成融城核心区。


规划还提出,至 2035年,建成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全国重要增长极,长株潭同城化发展格局全面形成,成为独具特色、富有魅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长沙石燕湖生态旅游景区,群山环抱、碧水如玉。该景区地处长沙、株洲、湘潭三座城市的中心位置,被称为绿心之“芯”。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健 摄


4月17日的省委常委会会议指出,要坚持“一座城”谋划、一张图管控、一体化布局,加强省级统筹,充分发挥长株潭三市的主观能动性,抓好多规合一,强化规划执行的刚性约束。要构建“一盘棋”发展格局,加快重点片区发展,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促进三市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建立统一要素市场,推动一体化建设从基础设施的面上联通向功能互补、政策衔接、人心相通的深度联通转变。要充分发挥三市优势,提升都市圈在全省的集聚引领作用,支持长株潭在做大规模总量的同时,引导部分产业、技术、资金、人才向省内其他市州转移,放大辐射带动效应,更好实现省内区域协同联动发展。




来源丨“湘伴”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