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学段针对性和融通性
时间:
来源:【中国教育报】
建设十五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应本着因地优教的原则,以“全生命周期发展”为核心,构建学前康复、义务教育、职业高中一体化的课程框架。
学前阶段侧重感官训练与基础社交能力培养;义务教育阶段融入普通学科课程与个性化辅具支持,如开发盲文版科学教材或手语互动数学课程等;职业阶段可对接区域产业需求,开设非遗传承、数字技能等特色专业。应组织特教专家、行业工匠等联合编写本土化教材,并引入VR(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工作场景,增强实践能力。
应积极推行“一师多能”培养计划,让教师掌握从早期干预到职业指导的全流程技能。例如,通过轮岗制度让学前康复教师参与职业课程设计,促进经验共享;建立“特教教师学分银行”,将跨学段授课、融合教育实践纳入职称评审标准;联合高校开设“十五年一贯制特教管理”方向的硕士课程,定向培养复合型人才。
(作者:胡健 单位系上海市七宝中学)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