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一公园发现“毒肉块”,多只宠物狗中毒死亡,警方介入调查
4月19日,一名云南网友反映昭通市昭阳区省耕山水公园有人投毒,导致多只宠物狗中毒。4月20日,记者从辖区警方处证实,已有部分宠物狗死亡,警方已介入调查。
毒杀动物,究竟为何?

图源:华商报
熟肉夹带药物
疑有人恶意投毒
20日,当地一位居民告诉记者,4月18日晚,多人在省耕文化公园的小道上遛狗,当晚多只狗狗出现中毒症状。主人们纷纷将宠物狗送往附近的动物医院进行救治,但有多只狗狗死亡。19日上午,居民们前往公园查看,在小道草丛中发现大量掺有毒物的猪心肺和骨头,于是有人报案。

图源:华商报
一位居民向记者介绍,自己姐姐家的宠物狗是第一个死亡的,当晚,姐姐来电说狗狗拉稀了,没过多久,狗狗就无法站立、开始抽搐,“我让她赶紧催吐,都没想到是中毒。后来看群里才知道,好多人说狗狗拉稀、呕吐、抽搐,然后赶紧送到宠物医院,结果还是没能救回来。”
有居民向记者提供了一份统计表格,上面显示,截至4月19日,已发现18只中毒狗狗,其中7只死亡。
该受访者还提醒,狗的天性就是到处嗅闻,业主们出门遛狗时一定要牵好狗、戴好嘴套,防止狗狗误食。同时人们也担心,公共场所投毒的行为会不会对人也造成危害,“有学校会组织去公园游玩,万一是小朋友碰到了怎么办?”
20日下午,当地一家动物医院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这几天他们收治了十几只在省耕文化公园中毒的狗,“有的狗送来时已经不行了,死了的大概有七八只。”该工作人员还表示,经他们检查,狗狗应该是死于破坏凝血功能的药物。
记者联系辖区派出所,工作人员表示,此事正在调查处理中,有结果了会通知受害宠物主人。
公园毒狗案频发
有人为维权自学法律
公园投放夹带毒药的食物导致市民宠物狗被害,并非个例。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毒杀犬只事件在多地时有发生。2024年11月,广东省宠物行业协会通报,那段时间广州超40只宠物狗疑似中毒死亡。此前,北京丰台某小区共有20多只宠物狗相继被毒死,其中包括泰迪、边牧、中华田园犬等,犬只体内检出了鼠药成分。
来自河北唐山的赵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的狗狗才两岁,就是在小区内被毒害死亡了。她回忆称,此前不久,小区爱宠人士群内有一网名为“顾××”的成员发布了一张小区流浪狗毒发身亡的照片并留言“我是专业毒狗的”。群主发现后立即将其踢出群聊并提醒大家注意,没想到悲剧仍然发生了。
此后,该小区居民李大爷的博美犬在小区草坪边稍作停留后突然倒地抽搐、口吐白沫,将其紧急送医后仍然不治身亡。与此同时,小区内另外两户人家的宠物狗也在同一天出现类似中毒症状,所幸这两只宠物狗体型较大,中毒剂量不多且救治及时才保住了性命。
李大爷告诉记者,警方排查发现有人在宠物经常活动的区域投放了毒饵。“这一事件让整个小区人心惶惶,养宠物的邻居都减少了让宠物外出的次数,并且在宠物必要外出时‘佩戴了防毒面具’。”
有过同样遭遇的,不只该小区的居民。来自广西的张先生养了一只名为“火柴”的狗狗,曾在某视频平台收获超过70万的点赞,结果2025年1月,“火柴”却因异烟肼(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合成抗感染药)中毒导致肾衰竭而去世了。
张先生无奈道,“报警也没用,那里没有监控,而且投放异烟肼好像不算违法。”
在湖北某高校,有几只流浪猫一直是学生们课余时间的陪伴者。学生们会给它们喂食,和它们玩耍。然而,从2024年10月起,多只流浪猫陆续被投毒杀害,至今已有9只流浪猫中毒死亡。学校和学生志愿者调查发现,有人在学校周边投放了毒猫粮。与此同时,又有学生在女生宿舍楼某监控死角发现校园内流浪猫的尸体,作案者毒杀流浪猫后将其四肢掰断摆成大字形并用胶水粘在地上。
“该行为不仅是挑衅学校,更是在故意恐吓宿舍楼内的学生。”有学生气愤地说。
毒杀流浪狗在农村一些地方也很常见。
记者调查发现,北方某地区每到冬季,就有人在村里投放毒饵,捕杀流浪狗,而当地村民对此类现象已经见怪不怪。“这些流浪狗有时会在村里乱跑,影响大家的生活。投药地点是在流浪狗出没的公共场所,不是人家家里,药流浪狗而已,不犯法吧。”村民刘先生反问道。
投放“对人体无害”的药物
就不违法?
采访中,有不少宠物主反映,毒杀犬只的人多数使用异烟肼,“他们认为用这类药毒杀犬只就不犯法,所以肆无忌惮”。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缑小丰介绍,毒杀宠物的方式不同,其危害性存在很大差异。 化学药物类氰化物是剧毒物质,对宠物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会造成极其严重的损害,能在短时间内使宠物迅速死亡。而且氰化物对人体同样具有极大的毒性, 如果不小心接触或误食被氰化物毒杀的宠物,会对人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甚至可能导致死亡。氯化琥珀胆碱作为一种强效麻醉剂,使用不当会导致宠物呼吸肌麻痹,窒息而死。若剂量控制不好,很容易出现意外死亡,并且对人体也有较大危害,如果人误触或误食含有该药物的宠物尸体,可能会出现中毒症状, 严重时危及生命。
“异烟肼对狗有极强的毒杀作用,狗误食后会出现一系列严重的中毒症状,如呕吐、腹泻、抽搐、呼吸困难等,严重时会导致死亡。”缑小丰说。
宠物被毒杀,给宠物主带来的影响不小。
张先生在“火柴”死后,再也没在视频平台发布新视频;李大爷失去“布丁”后,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布丁’是我从路边捡回来的,从皮包骨一点一点养大,现在我却永远失去了它。”
校园内频发的毒杀动物行为,也让一些在校学生感到不安。湖北某高校学生张女士说:“他们堂而皇之地把花花(校园内学生喂养的流浪猫)的尸体摆放在我们宿舍楼下,就是想威胁我们。我和同学们的身心健康都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除了心理、情感上的伤害,还有不小的经济损失。为了抢救宠物,宠物主们往往要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并且宠物的购买、饲养、疫苗等费用,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今,宠物离世,这些付出都付诸东流。
毒杀犬只事件频发
背后原因为何?
有爱宠人士分析,社区矛盾是引发此类悲剧的重要因素之一。有人受不了犬吠,就将狗狗毒杀;有人厌恶宠物的排泄物,愤而买药投毒。
“还有部分投毒者存在扭曲的心理,他们从伤害宠物的行为中获得一种变态的满足感。他们漠视生命的珍贵,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宠物乃至宠物主的痛苦之上,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基本的道德准则。”一位爱宠人士说。
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师事务所邢芝凡指出,毒杀宠物的行为严重违背社会公序良俗,恶化社会风气,对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严重负面影响,还可能滋生网络暴力、非法交易等违法犯罪行为。
在上海诚康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大成看来,毒杀宠物的行为可能涉嫌构成违法犯罪。从刑事责任角度来看,行为人可能涉嫌投放危险物质罪。
“刑法规定,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前述行为若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张大成说,毒杀他人宠物,系对他人民事财产权益的侵犯,还应当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
“不过,目前我国对宠物保护的法律法规还相对滞后。”张大成注意到,在刑法中,只有故意毁坏他人财物价值达一定数额时,才会构成犯罪。而宠物的价值评估往往存在较大争议,很多情况下,毒杀宠物的行为难以达到刑法中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立案标准。在民法方面,虽然宠物主可以要求毒杀者进行民事赔偿,但赔偿金额通常只限于宠物的购买价格以及部分医疗费用,对于宠物主所遭受的精神损失,难以得到充分的赔偿。
司法实践中,已有人因毒犬被判刑。2021年11月,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某小区居民沙某、王某因不满小区业主在遛宠物犬过程中放任犬只在小区草坪上肆意拉尿,向小区草坪等公共区域投放涂抹鼠药的食物毒杀犬只,导致11条犬只中毒死亡。
不久,沙某、王某被公安机关抓获,二人对自己的行为供认不讳。2022年6月,法院以沙某犯投放危险物质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7个月;以王某犯投放危险物质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半。
天津市公安局蓟州分局打击犯罪侦查支队副支队长贾永立介绍,在实际案例中分多种情况,既要看犯罪嫌疑人的主观目的,又要看他的客观行为造成了什么后果。结合他们之前的办案经验,对于毒杀犬只的行为,基本上按投放危险物质罪受理报案然后立案侦查。
受访专家认为,向他人犬只投毒的行为,是否具有触犯刑法并构成犯罪的危害性,需要根据个案具体分析。
在张大成看来,一些人认为“用异烟肼毒杀犬只不犯法”其实是无稽之谈,使用异烟肼故意毒杀他人的宠物狗系违法行为。宠物狗属于个人私有财产,若毒死他人的狗,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以及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田刚认为,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一般要求投放的物质对犬类和人类都具有毒害性,但在造成大量犬只死亡的重大财产损失情形下,投放物质哪怕对人类不具有毒害性,也可能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情节严重的判定,主要根据投放的次数、投放的数量、投放物质的毒害性程度、投放造成的危害后果等情节来综合判定,并不是一概按照犯罪认定,情节轻微的可予以治安处罚。
“当行为人在公共场所投放对犬类和人类都具有毒害性的物质,意图毒杀犬类,但是被人类误食时,一般按照投放危险物质罪从重处罚,如果造成人员重伤、死亡的严重后果,将按照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结果加重犯予以认定。”田刚说。
来源:央视网综合封面新闻、法治日报、极目新闻
原标题:《云南一公园发现“毒肉块”,多只宠物狗中毒死亡,警方介入调查》
k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