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智耕激活新“蒜”力 七星台蒜薹直供长三角餐桌

湖北日报讯(记者高伊洛、通讯员杜琪)4月6日,枝江市七星台镇大埠街村,一片片翠绿的蒜苗迎风摇晃。村民穿梭田间,熟练地掐采蒜薹。时下,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七星台蒜薹迎来丰收季。通过智慧化种植、对接合作社订单、建设冷链物流体系等手段,七星台蒜薹正俏销安徽、辽宁、江苏、上海等地。
“今年气候适宜,蒜薹长得特别好,又粗又嫩。我们家有6亩地,亩产量接近1000斤。”采访中,种植户罗根东很是开心。
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得益于智慧化种植的普及。旋耕机打田和北斗导航设备,实现对播种的精准控制。“智慧化播种不仅速度快,整齐度、深浅度把握也好,确保了蒜薹品质。”罗根东说。此外,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无人机打药、配方施肥等农业科技也得到全面推广。
智慧化种植让成本可控、品质提升,采收环节的用工需求则为周边村民创造了季节性就业机会,形成“机械化+灵活用工”的共赢模式。“我们现在请的工人都是周边村民,200元一天。”罗根东说道。
在大埠街村金家店果蔬专业合作社,十几名工人手脚麻利,将采收的蒜薹分拣、捆扎、预冷、装车。
为保障新鲜度,合作社采取现收现发模式,筛选完毕后,通过冷链专车将产品运送至安徽、辽宁、江苏、上海等地的大型农贸批发市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让蒜农在蒜薹采收季前就有了稳定成熟的销售渠道,保障农民增收。
“这段时间我们每天收3万斤左右的蒜薹。价格最高时每斤7元到8元,现在收购价每斤在4元左右。”金家店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金昆鹏说。
据了解,七星台蒜薹种植面积1.5万亩,总产量达1.8万吨。该镇积极培育市场主体,20多家专业合作社在全国各地建立了90多个销售窗口。
目前,网上直营店是七星台镇新生代农民追捧的新业态,衍生了原产地“鲜品销售+冷藏延售+腌制销售”等营销方式,提升蒜薹附加值。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