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春城时评】请给每一个走向旷野的人以掌声

时间:

10年前的2015年4月,一封辞职信在网络上爆火,信中仅有10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封被誉为“最具情怀”的辞职信在网上引发各种热议和讨论。10年后,写下这封信的顾少强又回到当年出发的地方,她和记者聊了10年来的经历和心路历程。谈及心路历程,她表示“有遗憾但绝不后悔”,“网上有很多谣言,说我离婚、客栈倒闭、欠很多债。我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惨,没有离婚,客栈还在开着,也没有欠钱”。(4月13日新京报)

辞职去看世界的人很多,但顾少强只有一个。当年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一夜爆火网络,她成为追求自由的代言人。她的独特性就在于,清晰而坚定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在我们所身处的环境中,做出一种不同于大多数人的选择,然后大声说出来,是需要勇气的。

也正是因为这份不顾忌别人目光的个性化表达,顾少强从辞职那一天起,其实就饱受争议,活在被打量、被审视的目光中。当然有人欣赏她的洒脱和想走就走的大气,尤其是在“内卷”和“牛马”成为高频词汇的当下,也不乏有人自始至终都带着偏见和质疑。当10年后回到河南她开始的地方时,问题随之而来:顾少强后悔了吗?

事实上,这个问题本身就没有那么友好,颇有一丝“我早就知道是这样”的意味。可能每个人的立场和共情点不一样,至少在我看来,顾少强没有什么好后悔的,这甚至就是个伪命题。写下这10个字决定辞职时,顾少强在老师岗位上工作了11年之久,她还有很多梦想没有实现,想换一种活法,于是就勇敢地走出了这一步。这显然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而非一时冲动。

不要忘了,顾少强的专业是心理学,有着比一般人更强大、更丰富的内心世界。一个有着多年工作经验和知识储备的成年人,做出一个决定之前,一定是做好了心理建设,对未知的将来有着充分的预期,哪里来的后悔?

10年中,顾少强去过成都、重庆、杭州、绍兴等地,还有乌镇、南浔古镇、街子古镇,住过8人间的青旅,在环境宜人的古镇定居,开了客栈,当了老板,同时还收获了爱情,生下了孩子……该有的都有了,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这正是许多人的愿望。

人们问出“顾少强后悔了吗”这个问题,其实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他人之上,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心中的块垒。在他们眼中,顾少强被理想化、完美化甚至工具化,你不是想走就走,要去看世界吗?怎么中国都没走出,就停了呢?其实这正是顾少强的可贵之处。所谓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不想干什么就不干什么。不被生活禁锢,不被他人的观念绑架,遵循自己的内心,随时出发,随时停止,接受一切结果,正是自由的本意。

还有一种偏见是,按照世俗的标准,顾少强的人生是失败的,她当年的决定是盲目的。评论区里,有人担心她是否有住房,有人担心她是否缴了社保,快到退休年龄,老了会很惨……说实话,看到这些评论,我感到很悲哀。首先,顾少强一直在工作,生活保障完全不需要别人来操心。其次,很多人对成功的定义未免太过狭隘,总是用一种极其世俗和单一的标准来衡量。除房子、收入、社保之外,丰富的人生阅历、自由奔放的灵魂,也是人生宝贵的财富。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是顾少强对抗平庸、对抗模式化生活的宣言。人生有轨道和旷野,无所谓对错,顾少强坚定地走向旷野,拥抱更多可能性。社会需要丰富多彩的人生选择,我们很多人做不到,但要懂得欣赏和祝福。

开屏新闻首席评论员 吴龙贵

责任编辑 何丹

责任校对 刘自学

终审 编委 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