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节是多久(“感恩节”的背后充满了血腥)
但是您知道么,其实这么美好的节日,却掩盖了美国早期对印第安原住民的一些血腥历史。或者说,是为了蒙蔽大众对于那段历史的关注,才刻意提升了这个节日在美国的地位。
老规矩,要聊咱们还要从根儿上聊。咱们先来聊聊,感恩节是怎么来的。

感恩节,首次作为节日是从1623年开始的,而真正作为美国的一个全国性的节日,则是在200多年后的1863年,由美国总统林肯宣布的,定在了每年的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并在80年后的1941年,被小罗斯福总统写进了美国的法律。成了一个只有美国特有的法定假日。
感恩节故事的由来,最早还要追溯到十七世纪初,1620年9月,一艘名为“五月花号”的帆船从英国驶出,带着100多名清教徒乘客驶往美洲。
这里有必要跟大家杂说一下五月花号帆船上的乘客,很多时候,美国人习惯将这艘船上的乘客形容为开拓者,或者很多历史中会刻意地回避对这些乘客的解读。这其实是有一些隐情的,首先把它们说成开拓者,这种说法其实就比较片面,因为在他们之前,西班牙人就已经开始大量的移民了,他们在北美开矿淘金带回欧洲,法国人则是在那里做买卖,而早期到达北美的英国人也基本都是为了做生意去的,说开拓者,这些商人可能更符合条件一些。

而五月花号上的英国人则和他们都不一样。他们来到北美其实是为了躲避英国本土的宗教迫害。因为他们都是清教徒。在以前的节目里我曾经介绍过,自从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和罗马教廷闹翻以后,就在英国的本土开始了宗教改革,说是改革,其实就是实行了“君权神授”的君主专制制度,而英国本土的教会,则是简化了一些罗马教皇规定的宗教仪式。但其实根本上还是那一套东西。
不过,既然是改革,那么民间就有很多人借着这个机会来表达自己的诉求了。当然,这些诉求和这种团体必然得不到英国王室的承认,因为这些人的改革并不是英国王室所希望看到的。清教徒就是宗教改革激进派的一个代表。尤其是他们提出的反腐和净化教会运动,清教徒这个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即便这些清教徒中有很多是非常厉害的商人,他们也不会将这些巨量的财富用来丰富自己的生活,而是用这些财富来赎买那些皇室贵族的房屋和田产。用来证明他们是为了上帝才这么做的。
所以在400多年前的那个封建社会,你跟皇室和教会搞这种邀买人心的动作。这简直是作死啊。所以清教徒团体毫无悬念地遭到了镇压。而一些信仰坚定的教徒,为了躲避迫害,只能私下里组成以家庭为单位的秘密教会来坚持自己的信仰。

开始,他们还会往荷兰跑,荷兰也愿意接受他们,但是随着清教徒数量的增多,他们并不能融入荷兰民族,反而在不断地强调自己民族的文化和习惯,这也让荷兰越来越难以接受了。直到他们发现,远在地球那边的北美新大陆,可能才是他们最后的出路了。所以,一位名为威廉·布兰福特的清教徒牧师,就带领了几十个清教徒家庭,拼了条船驶往了南美,这艘船就叫做“五月花号”。这就是这条船和这条船上的乘客来到北美的目的和历史背景。
可以说,这条船上的人非常地团结,并且具有坚定的信仰。通俗点说就是素质比较高。他们在登陆美洲之前,就在内部制定了一个《五月花号公约》,首先,他们不能说自己是清教徒,要说自己是朝圣者。其次在他们要求要在上帝面前立约,成立一个公民自制团体,规定设立的政令、法律要公平公正,集体利益至上等等一些包含近代民主制度基础的核心准则。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人会把五月花号上的人称为美国民族思想的萌芽。而不是那些更早期的欧洲淘金者和商人。
其实现在来看,这些人立下的约更像是一种清教徒的乌托邦梦想。对于他们来说理想很丰满,但是现实也是很骨感的。

五月花号登录的港湾有很多被印第安人遗弃的村落,他们便借此落脚,而这些村落之所以被遗弃,则是因为早年来到这里的英国殖民者已经把当地的大部分印第安人当做奴隶卖掉了,并且由于殖民者也带来了可怕的传染病,印第安人不仅忍受着殖民者的迫害,还成批地感染瘟疫死亡。而这都是五月花号乘客并不了解的往事。
之所以早期他们没有受到当地印第安人的报复,其实也和当地印第安人势力的锐减有关系,再加上还曾经被殖民者奴役过,所以当地的印第安人其实一直在暗处观察着他们不敢轻易靠近。
当然这些清教徒的日子也好过不到哪去,本来颠沛流离几个月的海上生活就让他们失去了不少同胞,再加上他们登录后缺乏生活物资,仅仅一年冬天下来就死伤过半。直到次年春天,一个印第安人出现在他们的定居点。
这人的出现可把他们吓坏了,以为印第安部落要杀过来了呢,结果这名印第安人笑呵呵的张口用英语跟他们打招呼,原来,这个印第安人曾经被奴隶贩子卖到过英国,和殖民者有过很长的交往经验。后来这名印第安人友善的教这些新移民种地、打猎等生活技能。同时他还帮这些移民牵线搭桥,同邻近的印第安部落达成和平协议。让这些清教徒日后得以安稳地在此发展。这也是印第安人希望与殖民者共存的一个计划,总比敌对和被奴役要好嘛。
次年,由于这名印第安人的友善帮助,清教徒迎来了大丰收。他们请来了印第安朋友表示感谢,印第安人也带来了自己部落内的伙伴,同清教徒们共庆丰收。这个日子就是最初的感恩节。
但实际上,现实并不是一直都很美好的。感恩节也不是每年都会举办的,收成不好了,自然也就没有富裕的粮食供他们大吃大喝了。并且随着清教徒的稳定发展,越来越多的殖民者慕名而来。随着殖民者团体的壮大,印第安人的生活空间必然就会被压缩,要知道,北美的印第安人一直都是临海而居的,之所以很多美国西部片里表现出了很多深居内陆的印第安人场景,其实都是由于早期他们被殖民者驱赶到内陆造成的。
这个感恩节故事描写的基本都是早期的北美殖民景象,虽然在感恩节故事发生之前,大部分印第安人就已经被卖为奴隶或死于瘟疫,或者被其他欧洲殖民者击败并奴役。但随英国殖民者数量的不断增多,他们对印第安人血腥的屠杀也从“感恩节”故事发生之后便快速地增多起来。

1633年,英国人击败了康涅狄格河谷的印第安部落,部落中所有妇女和14岁以上的孩子全都被抓起来当奴隶卖掉,英国殖民者靠贩卖奴隶狠赚了一笔,剩下的人则一律处死。
1637年,又发生一起名为“盎格鲁-佩科特”的战争,起因是殖民者担心周边强大的印第安部落侵犯,便利用他们部落之间的矛盾,将佩科特部落付之一炬,在殖民者长枪的围堵下,700多名部落成员或被杀、或被俘为奴。
1641年,荷兰殖民地曼哈顿的首领倡议设立“人头奖”,看谁砍下的印第安人头颅最多,谁就可以赢得大奖,然而对荷兰人提出的这个残忍的比赛响应最积极的,恰是当年和他们一起过感恩节的英国清教徒们。在取得了一次胜利后,这些曼哈顿的殖民者提出,和英国人一起再过一次感恩节吧,而这个感恩节庆祝的主题不是丰收,则是他们又抹除了一个印第安部落。中间还穿插了一场球赛,踢得不是什么球,而是印第安首领的人头。

1675年,一位名为梅塔科米特的印第安酋长,率领新英格兰南部的各土著部落,准备团结起来抗击殖民者,在一次对战中印第安人的村庄被英国殖民者焚烧,超过百名印第安战士和平民被杀。虽然印第安人也消灭了不少殖民者,但在装备精良的殖民者面前,这些土著人显然不是他们的对手。而殖民者在次年抓到了酋长梅塔科米特,并将它斩首后分尸示众。
1703年,更是那个曾经与印第安人同过感恩节的清教徒在立法会上决定,每杀掉一个印第安人,剥掉他的头皮就可领取40磅的奖赏。在后来的执行过程中,更是细化为,成年印第安男子100磅,妇女儿童每个50磅。即便是美国建国以后,白人移民对印第安人的屠杀和清缴也一直没有停下脚步。
甚至到了1814年,美国政府官方宣布对屠杀印第安人的人进行奖励,如果是12岁以下的印第安人婴幼儿或妇女,奖励50美元,如果是杀死了12岁以上的印第安青壮年则奖励100美元,奖励的条件依然是上缴被杀印第安人的头皮。甚至曾有印第安部落首领的人头被悬挂在旗杆上长达24年。
诸如此类的关于屠杀印第安人的事件可以说在那300多年的时间里比比皆是。而美国政府之所以在20世纪将感恩节这个节日写进了美国的宪法,为的也是想通过这个曾经和印第安人共同庆祝的故事来掩盖他们曾经对美国原住民犯下的罪行。

这也是为什么,至今很多原住民并不认可这个节日,甚至不承认曾经发生过他们的先民和五月花号移民共同庆祝的这个历史事件,在他们看来,白人所谓的感恩节,其实是印第安人的民族灾难日。
所以对于美国的这个特有的感恩节,我们应该分成两方面去看,感恩的理念我们要宣扬要推崇,要人人皆有。但是美国的这个感恩节,我们还要重新去审视。千万不要掉入了他们美化屠杀原住民这段血腥历史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