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1937年什么事变爆发全面抗战开始(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的序幕)

时间:

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同时也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这一事件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事件背景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日本逐步侵占中国东北,并不断向华北地区扩张。卢沟桥作为北平通往南方的重要通道,其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日军为了占领这一战略要地,进而控制整个华北,不断在卢沟桥附近进行挑衅性军事演习,蓄谋已久地策划了这一事变。


卢沟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金朝时期,它横跨永定河,是北京地区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卢沟桥不仅在交通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还因其精美的石狮雕刻而闻名于世。这些石狮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艺术才华。然而,在1937年的那个夜晚,这座古老的桥梁成为了中华民族抗击外敌侵略的重要见证者。

事件经过

1937年7月7日夜10时,驻丰台的日军河边旅团第一联队第三大队第八中队,由中队长清水节郎率领,在卢沟桥以北地区举行军事演习。11时许,日军诡称演习时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在遭到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七师二一九团团长吉星文的严词拒绝后,日军迅即包围宛平县城,并于8日晨4时50分,向宛平县城猛烈攻击。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奋起还击。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日军不断增兵,并多次撕毁停战协议,向中国军队发起猛烈进攻。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在副军长秦德纯的指挥下,顽强抵抗,多次击退日军的进攻。战事逐渐扩大到八宝山、长辛店、廊坊、杨村等地。

国共两党的反应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迅速作出反应,表明了坚决抗战的态度。7月8日,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发出通电,指出只有实行全民族抗战,才是中国的出路,号召全国人民、军队和政府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的侵略。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宣布“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这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国际社会的反应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际社会的反应却显得冷漠。欧洲的英法列强忙于应对德国的威胁,对远东的战事漠不关心。美国政府和媒体则奉行“不干涉主义”,对中日战争持中立态度。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抗战活动采取旁观者心态,更多关心的是远东国际形势,而不是战争的正义性。

历史意义

卢沟桥事变不仅是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区域战事的起始。它唤醒了全民族的觉醒,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在这场事变中,中国军队的英勇抵抗,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卢沟桥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我们应当从这段历史中汲取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